目前投資市場進入觀望階段,投資人更是需要彈性應對
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,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,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,幅度並不大,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,進而趨穩的跡象。近期觀望情緒濃厚,代表利空消化至今,市場量縮,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、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,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。
3 月第一週總經數據彙整:
歷經 2/21~2/28 川普密集針對關稅的各種發言後,本週市場迎來極度防範的資態,更加關注衰退,形成股跌債漲。然而實際上導向衰退的數據公布並不多,甚至紅多於綠,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雨天收傘的心態,一但股市陷入高檔死亡交叉的短空拉回,所有利空預期都先行發酵。因此針對衰退預期,市場聚焦另一個預測性質的數據: Atlanta GDP Now
甚麼是 GDPNow
本數據是由聯準會亞特蘭大分行所提供,主要目的是利用總經數據的公布,利用統計學的模型,建構出更為即時的 GDP 預測數據。 以官網的更新日程表,可得知此數據 1~3 月,一季之內更新 21 次,遠高過真正的 GDP 統計資料。
GDPNow 的 2025Q1 GDP 預測數據如上圖所示,在 2/28 的那次更新,一次性地由 2.32%,跳水至 - 1.48%! 該次的更新是由多個總經數據更新所建構而成的包含 Personal income and outlays, NIPA underlying detail tables, Advance Economic Indicators,其實就是每月的最大規模的參數更新,因此才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動。
這些參數,來自個人消費、美國經濟分析局(BEA)所提供的每月國民經濟核算數據(NIPA)以及各種進階經濟數據的納入,因此很難簡單的單一指向某個數據變化。
筆者的推測與結論
根據 GDP 組成,筆者認為主因是美國貿易帳赤字擴大,也就是入口 > 出口擴大,因為 1、2 月的即時數據,要能有劇烈變動,最有可能的仍然是關稅戰導致的提前拉貨堆積庫存 (如下圖美國貿易帳逐月數據,明顯近 2 個月擴大),以及少部份,因為政策不確定,導致的投資支出放緩。
因此認為目前市場上屬於「短期擔憂過度」,進出口貿易對於美國 GDP 影響有限,最主要是短線波動過大,加上統計模型的預測,放大了影響。加上先囤貨後,後來若關稅暫緩或部分實施,也會降低後續拉貨速度,加以平衡貿易帳。真正的經濟衰退,預計若川普未明顯政策轉圜,持續激進的話,消費信心、企業投資信心持續遞延至 Q2 底 Q3 初,才會有真正顯現
另外近期的股跌債漲,經濟衰退押寶交易,主要反應在股價指數殺盤,針對高檔、高估值大型股評價修正,實際上 S&P500 騰落指標並未明顯轉壞,因此若能有 5 日線走平且站上,終止多殺多,本波反彈幅度推測應會不小。
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,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,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,幅度並不大,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,進而趨穩的跡象。近期觀望情緒濃厚,代表利空消化至今,市場量縮,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、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,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。
自 4/11(五) 銀行股開啟財報季後,本週持續進行,並且開始擴散到一些與關稅影響更直接相關的重點公司!
前個週末,市場一度期待美國在部分科技產品豁免關稅之動作,將大幅緩解市場利空;而由於川普態度反覆,在仍有特定關稅條例待公布下,行情再度屏息以待,尤其半導體的關稅政策,更牽動了後續行情走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