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投資市場進入觀望階段,投資人更是需要彈性應對
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,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,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,幅度並不大,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,進而趨穩的跡象。近期觀望情緒濃厚,代表利空消化至今,市場量縮,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、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,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。
Uber Eats宣布將斥資9.5億美元收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業務,這將把台灣兩大外送平台的外送員和消費者整合到同一平台上,此消息一出,引起市場高度關注,外送是戰前兩名的結合,Uber Eats接手foodpanda年營收5.5億歐元(約新台幣188億元)的市場份額。
除了併購的震撼彈外,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的年齡。隨著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,餐飲外送平台逐漸進入「年長者族群」的生活中,取代25歲以下,躍居第3大消費族群,且也就是說45至65歲「中高齡族群」,在外送平台消費已逾15%,所以消費趨勢正向年長者移動,也顯示出未來大家會更尋求便利性。面對這一趨勢,我們不禁要問:為了當下的方便性,長久持續下來對於生活成本的提高,對於中高齡者或是屆臨退休的我們,應該提前做好什麼準備?
暢銷書《下流老人:即使月薪5萬,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》光是書名就十分吸引人。書中提到,老年生活往往和我們的想像大相徑庭,即使自認為是中產階級,未來仍可能面臨貧困和孤獨。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有很多,尤其是那些無法預測的高額醫療費用和意外支出。為了避免這些風險,我們應該從年輕時期就開始進行周詳的財務規劃和積極的生活安排。
那麼,如何根據你的收入和資產狀況來評估未來的生活保障呢?僅有資產而沒有穩定收入,是否足夠?房子是許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,擁有居所對於老年生活至關重要。然而,若只有房子而缺乏存款,僅靠勞保和勞退的收入是否足夠應付生活開支?關鍵在於如何穩定現金流,確保在擁有資產的同時,也能有持續的收入,這樣才能安心度過晚年。
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遷,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問題日益受到關注。擁有房子確實可以讓自己成為有殼族,避免因年齡而遭遇房東拒租的情況。然而,許多人在供完房子後,剩餘的資金並不多,主要依賴勞保和勞退來維持退休生活。僅靠這兩項保障,許多退休人士仍難以確保足夠的生活品質。
許多退休人士的生活費用遠超過勞保和勞退的總和,尤其是在醫療費用和日常生活開支方面。以勞保為例,其給付金額主要基於勞工的投保年資和月投保薪資。根據現行規定,勞保年金的給付水平僅能提供退休前平均月薪的20%至30%左右。即便是退休前收入較高的勞工,退休後僅靠勞保所得的收入也難以維持原有的生活水準,對於收入較低的勞工,情況更為嚴峻。且隨著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的上升,勞保和勞退的實際購買力也在下降。
若你目前仍在職且未退休,建議可以考慮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社會保障制度。例如調整勞保和勞退的給付標準,合理提高年金給付比例,增加雇主提撥的金額,以及加強對通貨膨脹的調整機制,以確保退休金的實際購買力。
同時,增加個人儲蓄和投資至關重要。通過多元化的投資,如股票、債券、不動產等,可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,並增加退休後的收入來源。不應因為市場風險而避之不投,因為過度保守反而會增加風險。對於保守型投資,例如債券和股息,可確保穩定的現金流。當然,在進行投資前,一定要評估投入的時機點。最後,具備一技之長,促進再就業也是有效的方法。隨著健康狀況的改善和壽命的延長,許多退休人士仍具備工作能力和意願,進而增加收入來源。
在任何階段,資產活化都至關重要。不論是透過開槓桿增加資金靈活性,或是創造新資產,都是在當前低利率、高通膨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總結來說,僅靠勞保和勞退無法支撐退休後的生活。個人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需攜手努力。依賴自己而非他人,才能確保經濟安全和生活品質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,讓每位退休者都享有安心、舒適的晚年生活。
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,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,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,幅度並不大,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,進而趨穩的跡象。近期觀望情緒濃厚,代表利空消化至今,市場量縮,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、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,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。
自 4/11(五) 銀行股開啟財報季後,本週持續進行,並且開始擴散到一些與關稅影響更直接相關的重點公司!
前個週末,市場一度期待美國在部分科技產品豁免關稅之動作,將大幅緩解市場利空;而由於川普態度反覆,在仍有特定關稅條例待公布下,行情再度屏息以待,尤其半導體的關稅政策,更牽動了後續行情走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