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摩發布半導體設備降評報告;但台積電設備供應鏈看好觀點不變

06/01/2025

大摩: 202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的「過渡期」,下調應用材料 (AMAT) 評等

摩根士丹利發布更新報告,提出 202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的「過渡期」,下調應用材料 (AMAT) 評等,從持有觀望降評為減碼,目標價從 179 美元下調至 164 美元,股價 12/5 下跌 5%。也同步調整科磊 (KLAC) 目標價 746 下調至 703 元,科林研發 (LRCX) 的目標價 76 美元調漲至 78 美元。

下調的主因來自撤資中國、INTEL、通用型 DRAM 等

本中心認為此報告主要提出的觀點是針對性的,針對到三星、INTEL、中國半導體的展望下調,與先前報告中針對設備廠的財報法說分析觀點其實一致。 韓國晶圓代工 (DRAM) 計畫減產與 2024 中國在禁令前創歷史紀錄的成熟製程擴產潮之後,雖長期資本密集度並未下調,但設備下訂的時點將會影響,2025 年將是一個過渡年,消化擴產、新的政治局面、非 AI 的復甦力道…。

大摩推估 2025 年晶圓代工廠設備支出年減 6%, DRAM 支出年減 10%(HBM 年增 20%);NAND 年增 22%; 中國方面支出年減 15%(其中中企年增 32%,而西方企業年減 24%),反映出外資撤資的動向;

台積電先進製程寡占地位,獨一檔的存在,設備股反倒是低接機會

本週(2024/12/06)台積電營運長侯永清在「2024 年供應鏈管理論壇」上提到 2025 年 CoWoS 產能增加一倍,並且對應業界針對邏輯晶圓代工,三年擴產至少二倍以上預期。2025 年台積電國內外,包含 CoWoS 與晶圓代工廠將有 10 個廠進行擴產,仍是歷史新高紀錄。

因此關於台積電,先進製程邏輯晶圓代工等同寡占地位,在 AI 伺服器需求仍強勁之下,無論是 GPU、CPU、ASIC 晶片都仍仰賴台積電供應,因此延續上週的報告,目前主要供應台積電的半導體設備廠商,仍然研判是受惠,並且提前裝機而營收加速認列,與上述國際大廠,受到韓國、中國廠商資本支出下調的影響並不一樣。 台灣的 CoWoS、2 奈米設備供應鏈仍然維持積極看好,在利空壓盤後,下週具備補漲的短波段投資切入機會。


最 新 文 章

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's new!

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,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,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,幅度並不大,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,進而趨穩的跡象。近期觀望情緒濃厚,代表利空消化至今,市場量縮,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、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,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。

前個週末,市場一度期待美國在部分科技產品豁免關稅之動作,將大幅緩解市場利空;而由於川普態度反覆,在仍有特定關稅條例待公布下,行情再度屏息以待,尤其半導體的關稅政策,更牽動了後續行情走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