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 資 blog

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,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,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,幅度並不大,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,進而趨穩的跡象。近期觀望情緒濃厚,代表利空消化至今,市場量縮,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、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,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。

前個週末,市場一度期待美國在部分科技產品豁免關稅之動作,將大幅緩解市場利空;而由於川普態度反覆,在仍有特定關稅條例待公布下,行情再度屏息以待,尤其半導體的關稅政策,更牽動了後續行情走勢。

觀察到美股主要下跌發生在對等關稅後的 4/3、4/4,上週一見低點後,進行連續的反彈。先前預期去化估值,跌深後找尋支撐會再向上,但目前來看出現的是持續下跌,雖然過程中都有企圖反彈,但彈升力道不足,技術面已形成了兩輪破線行情是不爭的事實。

美對台課徵 32% 對等關稅,今日 (4/9) 生效,美國發起之貿易衝突較市場預期嚴重,國際股市重挫後,恐慌情緒對證券價格之衝擊凌駕於基本面上,此時究竟還能否從所謂關稅戰受惠股中,尋求獲利機會?

對等關稅隱憂蔓延,國際股市重挫下,多數個股皆難以抵抗資金退潮壓力。從基本面、殖利率出發尋找有機會抗跌之標的,也難在空頭階段有太漂亮表現;此時從與行情連動性低之方向出發,或許更加合適。

在投資市場中,ETF(指數型基金)一直是投資人偏好的工具之一,因為它能夠提供分散風險、交易彈性高以及低成本等優勢!小明長久以來都是 ETF 的愛好者,但因為最近的盤勢的狀況,覺得單純被動,似乎都只能看著市場狀況上上下下,所以也在思考「主動式 ETF」,是否也是個好選擇?正在逐漸受到市場關注。而今天一起來看看主動式 ETF 究竟是什麼?它與被動式 ETF 以及共同基金之間又有什麼差別?

延續除權息強制回補旺季,每檔個股另一個強制回補原因是除權息,若採季配 / 半年配,就會頻繁強制回補,意義不大,但若採年配息 (多數台股) 則普遍在 6 月底~ 8 月初,但是有少數個股雖為年配息,選擇 1 年只強制融券回補一次,選擇在 3 月提前除權息 (與股東會強制回補日同一天),這就可以作為每年除權息風向的指標,判斷台股慣性的高股息需求,容易導致的貼息行情該年是否傾向發生。

王大明即將邁入 50 歲,心中充滿了矛盾與焦慮。最近,他常聽朋友和同事分享投資經歷,特別是那些與他薪水條件相似的人,幾年前也只是普通上班族,但如今卻因為在這兩年 AI 熱潮中成功投資獲利,生活似乎有了明顯的改善。這讓王大明也開始盤算著,想著自己或許也該趁這個時候規劃一下退休金與未來的投資。從年輕時起,他便認真讀書、努力工作,一路戰戰兢兢走到今天,累積了不錯的經濟條件。而現在的他要繼續保持現狀?還是趁這個時候進一步規劃、提升自己的財務狀況,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呢?

道瓊指數從 3 月第一個交易日開始,週一、二兩根長黑 K 重挫,使行情偏空的氛圍漸趨濃厚,而後續在 42500 附近有所止跌,正在測底,科技股則更為弱勢,承載較多估值修正的賣壓。短波段打出底部後可以期待反彈,但在法人仍然偏空看待的情況下,對於川普政策不確定性仍存在,就還有續跌空間,重複測底的可能性。

歷經 2/21~2/28 川普密集針對關稅的各種發言後,本週市場迎來極度防範的資態,更加關注衰退,形成股跌債漲。然而實際上導向衰退的數據公布並不多,甚至紅多於綠,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雨天收傘的心態,一但股市陷入高檔死亡交叉的短空拉回,所有利空預期都先行發酵。因此針對衰退預期,市場聚焦另一個預測性質的數據: Atlanta GDP Now